河南鹿邑:“雁归经济”兴起就业创业潮******
初冬时节,河南周口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村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施工队在为村内沟渠、道路、小游园等进行铺装硬化,特色肉牛养殖项目也已经进入牛舍建设阶段,一排排拔地而起的钢结构框架,为这座豫东乡村平添一抹现代工业气息。
“我们抢抓农闲休作的空档期,组织多批施工队,同步推进各项目进度,目前已初步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后双村党支部书记李万峰指着村委会议室墙上挂着的一幅规划设计图说,“乡村振兴、共富后双”的发展蓝图正在一步步实现。
李万峰是后双村人,此前一直在外地从事建筑装饰行业。2020年,太清宫镇发布“引才、育才、用才”三项举措,邀请有技术、会经营、懂市场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村助力乡村振兴。李万峰返乡带领大家增收致富。
近年来,鹿邑县紧抓第二批国家级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机遇,深入实施“凤还巢”工程,探索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双创”典型模式和实践经验。
“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返乡9万余人,创办各类实体3.5万个,带动就业19.5万人,劳务输出大县变成了‘雁归经济’热土。”鹿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史凯歌介绍,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批实体经济项目落地落户鹿邑,吸引大量返乡人员家门口创业就业。如今的鹿邑县,成为八方客商创业的沃土,农民就业创业的乐园。(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儋洋首台本土制造风电主机设备下线******
本报洋浦1月10日电(记者曹马志)儋州洋浦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迎来重要时刻——1月10日上午,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下线。这是儋州洋浦历史上首台本土制造的风电主机设备。
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2022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2022年1月6日开工。项目由申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一期总投资10亿元,建设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主要制造海上风电整机设备。项目建成后年产能为100台整机设备,可满足约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年产值约50亿元。
“在儋州洋浦政府部门的贴心服务保障下,项目仅用时一年就建成投产,建设速度在国内同等规模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项目负责人余永芾说,公司将充分把握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深入挖掘海南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条件,逐步在洋浦建立集中化的新能源开发运维母港,实现海南省及周边市场各海域风电项目的全覆盖,促进海南省海上风电设备制造、加工与安装运输集中化、集约化,助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降本增效。
据了解,接下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将以海南海风资源开发为依托,协同推进儋州洋浦新能源装备项目二期建设,打造面向立足海南、面向中国、辐射东南亚市场的大型新能源装备生产制造基地,构建高端出口型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儋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儋州洋浦将加快上海申能、大唐电力两大海上风电基地及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推动远景科技、海力风电等签约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动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